益两百科
专业的数字化公益百科
务实的行业赋能工具
搜索
热点词条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SDG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是联合国提出的17个目标,致力于在2015年-2030年间通过全球各国协同行动,解决生态、社会、经济三个维度的多种问题,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上海公益新天地园
上海公益新天地园(以下简称“公益新天地园”)是上海公益之城建设中的万家公益基地之一,是上海首个市级公益园区,汇聚了上海众多创新性示范性优秀公益组织和公益人才。
基金会
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依据《基金会管理条例》设立的非营利法人。作为非营利法人,基金会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基金会也是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之一。
限定性收入
如果资产提供者对于资产的使用设置了时间限制或者(和)用途限制,则所确认的相关收入为限定性收入。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收入,则归于非限定性收入。对于资产所设置的限制是指来自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之外的资产提供者所设置的限制,而不是由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内部决策机构所作的限制(例如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理事会或其他内部权力机构对于其资产的使用所作的限定性决策或拨款限额等,属于该组织内部管理上对资产使用所作的限制而不属于法规里所认定的限定性条件)。
非营利法人
非营利法人是指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非营利
非营利或非营利性指的是不以营利、分配利益为宗旨和目的。 非营利性组织的设立和从事的经济活动通常是为公益目的或者会员共同利益等非营利目的。 非营利组织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的利润,组织的所有权也不归出资人、设立人或会员所有。
社会组织
指在各级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
不定期抽查
不定期抽查是指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根据社会组织类别、所属行业、检查事项等条件,不定期随机抽取本级登记的社会组织开展检查。登记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书面检查或者现场检查的方式开展抽查工作。
受益人
受益人是指接受社会组织、捐赠人或其他公益、慈善活动资助、帮助、服务的对象。
最新收录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指将对残疾学生的教育最大程度地融入普通教育。
残障
《残疾人权利公约》 对残障作出如下阐释: “残疾是伤残者和阻碍他们在与其他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态度和环境障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残疾人权利公约》并没有给残障下定义,而是认识到残障是一个“演变中的概念”。
会费
会费指社会团体依照社团章程的规定,向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收取的款额。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在亲密关系、家庭成员及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中发生的肉体暴力、和精神暴力。
第三部门
第三部门指不属于政府财政拨款的“第一部门”,又不属于私有企业的“第二部门”,同时促进公众利益的社会组织。
公开募捐
公开募捐是基于慈善宗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的募集财产的活动。
财团法人
财团法人是指以财产的集合(而非人的集合)为基础成立的法人。
慈善超市
慈善超市是以社会公众自愿无偿捐助为基础、借助市场化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质帮扶和志愿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
碳中和
碳中和(英文:Carbon Neutrality)又称为“净零碳排放”,指的是在特定时期内全球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消除量相等(如利用生态碳汇、碳捕获与封存、地球工程等)。
中华慈善奖
中华慈善奖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统筹及评选,以表彰中国慈善活动中事迹突出、影响广泛的个人、单位、慈善项目、慈善信托等而设置的奖项,是中国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
议题分类
公益慈善理论
公益组织
项目
社区
节日与主题活动
词条索引
按首字母检索
#ABCDEFGHIJKLMNOPQRSTUV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