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发展(全球发展)
加入包裹

词条贡献者

Morgan, Lewis & Bockius LLP

概要

国际发展(全球发展)是指促进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发展,并且有利于改善全球生活质量、减少贫困、促进社会公正和提高人类福祉的行动和努力。


定义

国际发展(全球发展)是指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合作、资源共享,以达成目标为导向的综合性行动。这些行动旨在解决减少贫困、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性别平等、能源、气候变化、经济增长等各个领域的挑战,使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公正、平等和可持续的发展。该领域需要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和支持,以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英语: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简称SDGs)。


要点总结 Key Takeaways

  1. 国际发展(全球发展)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合作、资源共享,以达成目标为导向的综合性行动。
  2. 国际发展的目标涵盖贫困减少、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性别平等、能源、气候变化、经济增长等各个领域。
  3. 实现国际发展需要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和支持,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全球发展的核心。

发展历史

国际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后,当时世界各国意识到需要合作促进全球发展以维护世界和平。[1]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发展工作的重点和范围不断发生变化。

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来争夺盟国的支持,国际发展主要集中在政治和军事领域。苏联解体后,国际发展工作转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同时地区冲突和难民潮等问题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199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想在国际发展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开始实施“华盛顿共识”,强调市场经济、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2]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在某些地区引起了争议,因为它们没有解决贫困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反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负担和债务。

随后,国际社会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方法,例如“北京共识”,强调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本国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发展战略,并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转移等领域的投资。[3]此后,国际社会又提出了“后华盛顿共识”,重视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贫困减少等方面的投资。[4]

2015年,联合国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旨在在2030年前消除贫困、保护地球和促进全球繁荣。SDGs成为了当前国际发展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各国和国际组织共同合作实现这些目标。

综上所述,国际发展的演变历程表明,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不断发生变化,发展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以更好地应对新的挑战和问题。


理论演变

国际发展的理论演变可以追溯到二战后,当时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全球贫困和不平等问题,并致力于通过经济援助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此背景下,一些新的发展理论和模式应运而生。

“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自由主义学派,他们认为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的分配资源的方式,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和管制,实行市场自由化和私有化。这种发展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被称为“华盛顿共识”,成为国际发展的主流思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华盛顿共识并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不平等问题,反而加剧了负担和债务问题。

在此背景下,国际发展理论开始从“增长至上”转向关注生活品质、社会幸福度、贫富差距和本土文化等问题。后华盛顿共识强调了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贫困减少等方面的投资,注重本土需求和特点,同时也强调了国际合作和南南合作的重要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则更加注重全球性的问题,旨在消除贫困、保护地球和促进全球繁荣。

同时,国际发展也从只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的福祉转向了重视发达国家境内的贫困人口和收入不平等问题。例如,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社会不平等现象愈加明显,特别是在财富和资源分配上的差距,这引发了对于国内发展的重视和探讨。同时,全球化、气候变化等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也使得发达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和贡献。

综上所述,国际发展的理论演变和发展历程显示,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在不断变化和进化,发展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从“华盛顿共识”到后华盛顿共识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国际发展从增长至上转向全球问题、生活品质、本土文化等多维度的发展目标和方法。同时,国际发展也从只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的福祉转向关注全球性问题,包括气候变化、全球贫困和不平等等,发展目标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然而,国际发展理论演变和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例如,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各国发展的现实情况和资源差距巨大,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利益分配问题也难以解决。另外,在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各方面的作用和责任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总的来说,国际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将持续面临挑战和调整。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探索更加多元化和综合性的发展模式和方法,注重本土需求和特点,同时也需要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以促进全球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发展机构

以下是一些国际发展机构及其主要职能、规模和代表性项目的概述:

1. 世界银行(World Bank)

主要职能:通过提供贷款、技术援助和政策建议等方式,帮助国家减少贫困和促进经济增长。 规模:截至2023年4月拥有189个成员国。 代表性项目:包括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发展、能源和农业等领域的项目。

2.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主要职能:通过提供贷款、技术援助和政策建议等方式,帮助亚太地区国家减少贫困和促进经济增长。 规模:截至2023年4月拥有68个成员国。 代表性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卫生、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项目。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

主要职能:通过提供贷款、技术援助和政策建议等方式,帮助国家维持金融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规模:截至2023年4月拥有190个成员国。 代表性项目:包括货币政策、金融稳定、财政政策和金融监管等领域的项目。

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主要职能:通过提供技术援助、政策建议和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帮助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 规模:是联合国系统中最大的发展机构之一,活跃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资助数百个发展项目。 代表性项目:包括减贫、促进民主和治理、应对气候变化和危机等领域的项目。

5. 美国国际开发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主要职能:通过提供援助、资金和支持等方式,帮助国家减少贫困、促进经济增长和应对人道主义危机。 规模:是美国政府负责国际发展的主要机构之一,活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资助数百个发展项目。 代表性项目: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卫生和教育水平、支持民主和治理、应对紧急情况等项目。

6.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 Food Programme)

主要职能:通过提供紧急援助、支持农业发展和减少营养不良等方式,帮助国家解决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 规模: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食品援助的主要机构之一,每年向数千万人提供食品援助。 代表性项目:包括紧急援助、支持农业发展、提高营养水平和应对紧急情况等项目。

7. 联合国难民署(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主要职能:领导和协调国际难民援助行动,以保护难民和缓解全球难民问题。 规模:是联合国系统中负责难民保护和援助的主要机构之一,每年向数百万难民和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和保护。 代表性项目:包括提供紧急援助、保护难民和流离失所者、帮助他们融入新社区等项目。

8. 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

主要职能:通过提供援助、资金和支持等方式,帮助儿童和家庭摆脱贫困和获得教育和保护。 规模:是全球最大的儿童慈善组织之一,活跃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帮助数百万儿童。 代表性项目:包括提供紧急援助、教育支持、保护儿童权利和促进儿童健康等项目。

9. 中国扶贫基金会(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主要职能:通过提供援助、资金和支持等方式,帮助中国以及中国以外的贫困地区减少贫困和促进发展。 规模: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扶贫机构之一,活跃在世界范围内,每年资助数百个扶贫项目。 代表性项目:包括提高教育和卫生水平、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等项目。

这些机构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的职能,但都致力于减少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机构并非完全独立运作,它们之间也会有合作和协调,以实现更加有效的发展目标。同时,它们也在不同的发展领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比如救助儿童会主要关注儿童福利和权益,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则是专注于提供食品援助和支持农业发展。

总之,这些国际组织和发展机构在国际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各国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支持和帮助,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贡献了重要力量。


境外发展现状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发展领域采用的不同发展模式和部署:

  1. 美国:美国在国际发展领域采取了多种模式,包括援助、投资和贸易等方式。美国援助以国家安全和民主、人权等为主要目的,并将援助与私营部门合作和市场开放相结合。美国还通过大力支持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的发展,提高了其在国际发展领域的影响力。
  2. 欧盟:欧盟采取了整体性的发展合作模式,通过发展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合作来实现可持续发展[5]欧盟也重视通过支持民间社会、社会创新和知识产权等手段来推动发展。欧盟还将发展合作与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等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联合国等国际机构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3. 东亚发达国家:东亚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以经济增长为主导,通过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等手段实现经济发展。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技术创新和教育,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同时,这些国家也通过提供援助和参与区域性合作等方式来推动国际发展。

总体来说,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发展领域采用的发展模式和部署因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但都重视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以推动全球的共同发展。


我国发展现状

中国强调“南南合作”,即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分享发展经验和技术,以推动共同发展。中国在国际发展领域也采取了多元化的方式,如援助、投资、贸易等。此外,中国还推出了“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等手段,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发展。[6]

中国在国际发展领域重点关注非洲和亚洲地区,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能源、科技等多个领域。中国还注重对贫困地区的援助和支持,如“中国扶贫基金会”等项目的推进。

中国在国际发展领域采取了多种思路和战略部署。例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援助和技术转让,支持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发展等。此外,中国还强调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注重推动全球治理和多边主义。

中国在国际发展领域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如援助资金管理和透明度问题,以及一些发展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等问题。此外,由于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制度不同于西方国家,因此在一些国际发展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可能存在一些分歧和难点。


相关争议

国际发展涉及到众多领域和问题,因此也存在许多相关的争议。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争议点:

  1. 人权和民主:国际发展是否应该强调人权和民主原则,这在一些国际援助和贸易协定中备受争议。一些人认为,这些原则是国际发展的基本要素,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些原则可能会被用作政治工具,损害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因此,需要各方通过对话和协商,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国情,积极推动人权和民主的实践和发展。
  2. 发展模式:国际发展是否应该采用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例如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还是应该根据各国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这个问题也牵涉到国家主权和文化认同等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国际发展背后的逻辑实际上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体系,旨在巩固发达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例如,某些国际援助和贸易协定可能会强制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和削减政府支出,这可能会损害这些国家的主权和发展前景。
  3. 环境和可持续性:国际发展在追求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是国际发展争议的重要点。
  4. 科技转让:国际发展是否应该支持发展中国家获得高新技术和知识产权,这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一些人认为,这是为了促进全球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可能会损害发达国家的利益和知识产权。
  5. 援助和贸易:国际发展援助和贸易政策是否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剥削劳动力和资源。这也涉及到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秩序等问题。例如,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Trade Area,简称AfCFTA)被一些学者批评为只有少数国家从中受益,而大多数国家可能会因为不利的贸易条件而受到损失。

批评者认为,国际发展中存在着权力不平等、文化侵略、资源掠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国际发展中得到更加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同时,一些批评者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例如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和参与度,以及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代表性项目

国际发展中的代表性项目包括:

  1. 非洲联盟基础设施发展计划(Programme for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Africa, 简称PIDA):2012年,非洲联盟提出了该基础设施发展计划,旨在促进非洲大陆的经济发展,包括交通运输、能源、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
  2. 欧洲睦邻政策(European Neighborhood Policy, 简称ENP):2004年,欧盟提出了睦邻政策,旨在加强欧盟国家与其邻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合作,推动地区发展和稳定。
  3. “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经济合作、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贸易往来,涉及亚洲、非洲、欧洲等地区。
  4. 新冠肺炎疫苗全球接种计划(COVID-19 Vaccines Global Access,简称COVAX):2020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机构共同发起了COVAX计划,旨在协调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尤其是向低收入国家提供新冠疫苗。
  5. 叙利亚北部的儿童教育项目:随着叙利亚内战的爆发,数百万叙利亚人被迫逃离家园,其中包括大量的儿童。为了帮助这些儿童获得教育,许多组织和机构在叙利亚北部建立了儿童学校和教育中心,提供课程、图书和培训。这些项目旨在提高叙利亚儿童的教育水平,为他们的未来创造更好的机会。
  6. 希腊难民营支持项目:希腊是欧洲最重要的难民接收国之一,许多难民在希腊的难民营中等待审批和安置。为了帮助这些难民,许多组织和机构提供医疗服务、食品和基本物资。此外,一些组织还为难民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社区。
  7. 南美和太平洋的环保项目:南美和太平洋地区面临许多环境挑战,例如森林砍伐、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许多组织和机构在这些地区开展了环保项目,包括生态旅游、海洋保护和森林复原。这些项目旨在保护南美和太平洋地区的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8. 格莱珉银行模式:格莱珉银行模式是一种基于社区的金融模式,旨在帮助贫困社区的人们获得金融服务和信贷。该模式最初在孟加拉国开发,并已在世界各地推广。格莱珉银行模式依靠小额信贷、合作社和社区参与,为贫困人群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金融解决方案。

这些项目涉及的领域广泛,旨在促进全球合作、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于共同发展和合作的重视。


发展学领域代表性学校

以下是一些在发展学领域的代表性学校:

1. 哈佛大学 -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知名的私立大学之一,也是全球排名前列的高校之一。哈佛大学的肯尼迪学院是美国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领域的代表性学院之一,其国际发展专业在该领域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此外,该学院还设有国际发展实验室,为国际发展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是一所专注于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的高等院校。LSE的发展研究学院是全球领先的发展研究机构之一,其研究成果对国际发展政策和实践有着广泛的影响。

3. 麻省理工学院 - 麻省理工学院(MIT)是世界一流的科技研究型大学,其斯隆管理学院以其领先的研究和创新而著名。该学院的研究重点包括可持续发展、创新、技术管理等领域。该学院还设有跨学科的国际发展企业家协会,为学生提供从技术、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探讨国际发展问题的机会。

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因其杰出的研究和教学而享有盛誉,其国际发展课程旨在通过跨学科的方法探索解决全球问题的方式。该校在教育、卫生、农业、环境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非常突出。

5.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是中国最顶尖的经济学院之一,为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智力支持。该学院拥有来自全球知名学府的杰出教授,包括诺贝尔奖得主。

依托于该学院的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是专注于全球共同发展和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重要智库。

这些大学在国际发展领域具有很高的声誉,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和专业人士就读和研究,他们的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为国际发展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联法条

序号法律法规法律层级通过日期实施日期失效日期通过主体主要内容
 《变革我们的世界: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联合国文件2015年9月25—27日2016年1月1日N/A联合国大会第七十届会议为人类、地球与繁荣制订的行动计划。

 

参考资料
[1] 李小云,徐秀丽,齐顾波:《反思发展研究: 历史渊源、理论流派与国际前沿》,《经济评论》2015年第1期,第152页。
[2] Williamson,John,2000, ”What Should the World Bank Think About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 15(2), 251-264.
[3] Ramo, Joshua Cooper: "The Beijing Consensus" May 2004,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4]冯兴元:《论后发国家的改革战略——对诸种“共识”的评点》,https://www.zhaoqt.net/duanwenzhaichao/314704.html,2023年5月9日访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23年5月9日访问。
[6]European Union: “Global Gateway,” ,2023年5月9日访问。
目录
概要
定义
要点总结 Key Takeaways
发展历史
理论演变
国际发展机构
境外发展现状
我国发展现状
相关争议
代表性项目
发展学领域代表性学校
关联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