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贡献者
概要
自然、环保、健康、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
定义
1.注重维持和增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自然方式控制病虫害,通过作物轮作和多样化种植来保持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
2.无化学合成农药,采用堆肥、绿肥和动物粪便等有机肥料提供养分。
3.采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农业实践,强调可持续性、健康和环境友好。
要点总结 Key Takeaways
1.有机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强调使用天然肥料和农药,避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和家畜饲料添加剂。
2.有机农业的推动力来自不同的方面,包括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政府对环境产品和服务的补贴以及农民对可持续农业实践的追求。
3.有机农业能够同时解决食品安全、粮食安全、乡村社会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多重问题,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起源与背景
(一)有机农业的起源
有机农业的起源,要追溯到1909年。当时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局局长King途经日本到中国,考察了中国农业数千年兴盛不衰的经验,并于1911年写成了《四千年农夫》一书。书中指出:“中国传统农业长盛不衰的秘密在于中国农民的勤劳、智慧和节俭,善于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以人畜粪便和一切废弃物、塘泥等还田培养地力。”[1]该书对英国植物病理学家Albert Howard影响很大,于20世纪30年代初在《农业圣典》一书中提出了有机农业的思想。受Howard的影响,1940年美国的J.1.Rodale买下了位于宾州库兹镇的一个有25.5hm土地的农场,从事有机园艺的研究,1942年出版了《有机园艺和农作》(现名《有机园艺》),有机农业的实践就从那时开始了。有机农业的思想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实践,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才开始重视有机农业,并鼓励农民从常规农业生产向有机农业生产转换,有机农业的概念开始被广泛地接受。有机农业从产生到快速发展与现代农业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分不开。
(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关于有机农业的定义
“有机农业是整体生产管理系统。它促进和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包括生物多样性、生物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它重视使用管理方法,而不是外来投入物,并考虑到当地的条件。有机农业在履行系统内的具体职能时尽可能地使用农艺、生物和机械方法,而不是使用合成材料。”[2](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标准法典委员会,1999年)。
(三)1940年诺斯伯纳勋爵(Lord Northbourne)的著作《Look to the Land》
1.“有机农业”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农学家诺斯伯纳勋爵提出,本意是希望农场“像有机生命体一样”,经过多年发展,有机农业已经从最初的1.0时代逐步向3.0时代迈进。
有机农业1.0时代——以公益角度思考
有机农业2.0时代——商业模式与有机结合
有机农业3.0时代——重视有机农业的社会、环境、哲学价值
2.有机农业的一般定义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3.有机农业的新增定义
近来,农民们正在转而回归有机农业,但是今天的有机农业采用了注重生态的系统方法,包括长期规划、详细跟踪记录以及对设备和辅助设施的大笔投资。
特点
有机农业与一般农业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物质的差异: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一般农业可能会使用这些物质来提高产量和防治病虫害。
2.环境保护:有机农业注重减轻环境污染和恢复生态平衡,而一般农业可能会因为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
3.食品安全:有机农业提供的产品无化学残留,更安全、更健康,而一般农业的产品可能会受到化肥和农药的污染。
4.经济效益:有机农业的产品通常价格较高,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一般农业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
5.生产方式:有机农业采用轮作、绿肥、有机废弃物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来维持土壤肥力和防治病虫害,而一般农业可能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
6.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强调生态的协调性、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营养供应的充分性,追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一般农业可能更注重短期效益。
7.技术要求:有机农业要求较高的生产技术,需要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一般农业可能对技术要求相对宽松。
8.市场定位:有机农业面向的市场通常是对食品安全和健康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群体,而一般农业面向的是大众市场。
9.认证标准:有机农业产品需要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符合一系列严格的生产和加工标准,一般农业产品则没有这些要求。
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关系
1.生产基础:有机食品的生产基于有机农业的实践。有机农业提供了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而是采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自然和可持续的方法来耕作土地和培育作物。
2.质量保证:有机农业的实践确保了有机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因为有机农业避免了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所以有机食品通常被认为更健康、更安全,没有化学残留,对消费者和环境都更有益。
3.认证标准: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必须遵循严格的有机认证标准。这些标准涵盖了从种植、收获到加工、储存和运输的整个链条,确保食品的有机属性得到保持。
4.市场需求: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推动了有机农业的发展。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对有机食品的需求也在增长,这促使更多的农业生产者采用有机农业的方法来满足市场需求。
5.环境保护:有机农业的实践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而有机食品则是这种环保意识的体现。有机农业减少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依赖,有助于土壤健康、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6.经济效益:有机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因为有机食品通常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激励,鼓励他们采用有机农业的方法来提高收入。
7.社会认知:有机食品的普及和推广有助于提高社会对有机农业重要性的认知。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选择反映了对可持续农业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支持。
8.政策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了鼓励有机农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补贴措施,这有助于有机食品的生产和推广。
发展概况
1982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无机农业与有机农业》一文,介绍两种农业生产方式的区别,以及有机农业的优势所在。随后,1990年荷兰认证机构Skal Biocontrole首次将浙江临安县的绿茶认证为中国有机茶,开启了中国出口有机茶叶的篇章,随后有机认证的农田面积开始显著增长。
1994年,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隶属于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该中心于2003年初正式获得国际有机运动联盟(IFOAM)有机认可,成为中国第一家同时获得国内和国外认可的有机认证机构。[3]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原国家认监委)的调查统计,截至2018年底,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增加到了64家。[4]
目前,中国的有机耕地面积和市场规模正在不断增长。从2000年,仅有4000公顷的有机认证耕地;到2019年,中国的有机认证耕地已经达到了220万公顷。进入2022年,这一数字更是增至275万公顷。[5]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3年度有机产品认证和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有机产品销售额高达877.6亿元,中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有机农业种植国。[6]
2022年2月11日,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也强调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农产品加强认证和管理,建立健全农业品牌监管机制。同时,农业机械化、数字化等支撑将更加有助于有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释放乡村振兴潜能。
境外概况
1.德国:
德国的有机农业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旨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环境影响,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行业。有机农业已成为德国农业和食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因为其环境效益,还因为其为整个行业带来的创新潜力。
截⾄2020年底,德国共有35,396家有机⽣产农场,按照欧盟有机农业法规对1,701,895公顷⼟地进⾏有机耕作。这些农场占所有农场的13.5%,占总利⽤农业⾯积的10.3%左右。[7]德国政府已设定了到2030年实现30%的农业用地有机耕作的目标。[8]
在市场监管方面,德国对有机产品的标识实行严格管理。只有完全符合特定规则的产品才能使用“Bio”和“öko”标识,并且必须贴有欧盟有机标签,标签上包括有机控制主体的编号和成分的原产地信息。此外,还有许多由种植者协会或商业品牌提供的其他有机标志,这些通常有着比欧盟标准更严格的要求。
2.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有机农业发展经历了显著的扩展和立法进步,成为全球有机农业的领导者之一。截至2022年底,澳大利亚的有机农业面积已达到5300万公顷,是全球最大的有机农业国家。该国的有机市场也保持了强劲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接近1350亿欧元,显示出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的高度市场需求。[9]
澳大利亚的法律并没有要求有机产品需要进行有机认证,企业可以选择有机认证机构自主进行认证。澳大利亚消费法(Australian Consumer Law)为有机标签的正确使用提供了监管基础。澳大利亚消费者委员会(ACCC)对有机产品的市场声明进行监管,确保业务在作出有机声明时能够提供证明。如果企业进行虚假或误导性的有机声明,ACCC有权进行调查,并可能采取合规或执法行动。[10]
澳大利亚目前有六家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其中,澳大利亚可持续农业协会(NASAA)是该国最早的有机产业协会之一,提供认证和推广有机农业的服务;[11]ACO(Australian Certified Organic)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有机和生物动力产品认证机构,其认证体系内有2000多家运营商。[12]
特别鸣谢:本词条的创作感谢第八期公益律芽九龙峰小组的大力支持!
关联法条
序号 | 法律法规 | 法律层级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失效日期 | 通过主体 | 规范“有机农业”的主要内容 |
1 |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 部门规章 | 2013.11.15 | 2014.4.1 | 当前有效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资格、认证程序、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等。 |
2 |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 部门规章 | 2019.11.6 | 2020.1.1 | 当前有效 |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有机产品认证依据、认证程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