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慈善超市是以社会公众自愿无偿捐助为基础、借助市场化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质帮扶和志愿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
同义词:慈善商店
定义
慈善超市是以社会公众自愿无偿捐助为基础、借助市场化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为困难群众提供物质帮扶和志愿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
要点总结 Key Takeaways
- 传统慈善超市主要为贫困人群提供价格低廉的二手商品以缓解贫困人群的生活困境,现代慈善超市也包括售卖主要来自公众捐赠的二手商品(也有销售新商品的情况),获得的资金用于支持本社区内的公益活动。
- 慈善超市为社会救助提供了新的渠道,贴近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为困难群众接受救助提供了便利。
- 慈善超市包括款物募集、困难群体救助、商品销售、慈善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和便民服务等功能。往往也具有一定的社区慈善属性。
慈善超市的发展兴起
在教会的影响下,英美国家早在18世纪就创造了“慈善超市”这种商业与公益、慈善结合运营模式。当时的慈善超市主要售卖残障人士制作的手工制品,是一种为残障人士提供就业岗位的场所,但这种经营模式很难创造利润。[2]
1879年,英国本土慈善组织“救世军(Salvation Army)”创立了第一家接近现代意义的慈善商店“Salvage Store”。商店主要面向居住在城市的贫困人群销售价格优惠的二手物品。居住在城市的贫困人群可以在这家商店中购买到相对便宜的服饰、家具等物品以填补家用。[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本土的其他慈善组织,例如英国红十字会(British Red Cross)开始效仿救世军的慈善超市模式,但运营目的不再是为城市的贫困人群提供价格优惠的商铺,而是通过向社会公众销售二手物品为战争和后勤募款,缓解战争期间的经济困局。
英国红十字会运作的慈善超市是一次传统慈善超市向现代慈善超市的转型。慈善超市的功能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地为贫困人群提供价格低廉的二手商品以缓解贫困人群的生活困境,转向为通过售卖公众捐赠的二手商品或新商品,为公益事业筹集资金。后者也是现代意义上慈善超市的定义[4]。
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家慈善超市是乐施会(Oxfam)在二战之后发起的。1947年,乐施会为救助希腊饥荒灾害向民众筹集二手衣物和毛毯,英国民众捐赠了大量的物品,远远超出了乐施会和希腊本地的需求。为此,乐施会决定在牛津郡开设慈善超市,对外出售这些二手物品为乐施会未来的项目筹集善款。该慈善超市运营至今。[4]
当前,英国和美国普遍认为慈善超市是一类“社会企业”,相应的法律法规也认可这一运营模式的非营利性和合法性。例如,英国的《收入和公司税法(1988 Income and Corporation Taxes Act)》认为,慈善超市通过售卖捐赠物品将其转化为慈善财产,是一种利用捐赠物品的合法方式[4]。
我国慈善超市的发展状况
1. 兴起及发展
在我国,“慈善超市”已近有20年的历史。2003年5月上海市普陀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慈善超市——镇宁路“慈善超市”。2004年民政部印发了《关于在大中城市推广建立“慈善超市”的通知》,要求全国有条件的大中城市都要积极推广“慈善超市”这一社会救助模式,两三年内全国的大中城市要普遍建立“慈善超市”。此后,“慈善超市”在全国的很多城市纷纷涌现。[4]
2013年民政部颁布《民政部关于加强和创新慈善超市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推动慈善超市的创新与发展。
根据民政部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04 年全国设立慈善超市 1842个,2014 年达到峰值 10174 家后开始缩减,2020年底全国共有慈善超市4655 个。
2. 各地慈善超市发展概况
上海市
2003年全国第一家慈善超市在上海开业。多年来,上海的慈善超市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走在了全国前列,成为了上海慈善事业的一张重要名片。截止2020年底,上海市214个街镇(乡)共建有慈善超市233家,实现了慈善超市街镇(乡)全覆盖。
上海根据《民政部关于加强和创新慈善超市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和要求,2017年印发了《上海市慈善超市创新发展三年规划(2017-2019年)》,2018年发布了《慈善超市设施和服务规范指引》,明确了慈善超市应包含款物募集、困难群体救助、商品销售、慈善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和便民服务等功能。[4]2021年9月,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上海市慈善条例》中也强调了慈善超的重要性,并鼓励社会力量运营慈善超市。
南京市
2003年,慈善超市首次在江苏省南京市开业运营,南京的慈善超市经历了 5年的蓬勃发展期,在2008—2011年陷入“倒闭潮”,数量由80余家锐减到仅43家。在这之后,南京市的慈善超市在吸收国内外慈善超市功能作用、运营经验后,走向了市场化改革的发展道路。但由于市场化运营的慈善超市仍大多属于公办性质,运营主体多为民政部门及街道社区,受到管理、经费以及资质等多方面的限制,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此后,南京市于2018 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全市慈善超市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各区政府改变以往的政府主办、主导慈善超市运营方式,全部面向市场,采用公办民营、民办民营或慈商融合的市场化民营运营方式。这样的民营化改革尝试,在要求慈善超市保证发挥其公益慈善作用的基础上,给予各慈善超市在自造血和运营模式上的一定自主性和活跃性,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富有南京特色的全国知名慈善超市品牌如“玄武慈善超市”。[4]近来,南京试点将大型商超、生鲜平台的临期食品交由慈善超市,由慈善超市免费发放给困难人群,取得不错的效果。[4]
我国慈善超市的类型
1. 政府主导和市场力量主导的慈善超市
政府主导的慈善超市
该类型的慈善超市指民政局、慈善总会或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进行直接管理的慈善超市。该类型慈善超市的优点是在政府救助、物品捐赠和志愿服务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但社会参与较少,未采取社会化运作,需要民政部门不断“输血”。[4]例如湖州市慈善总会美欣达慈善超市。
社区和市场力量主导社区型慈善超市
该类型的超市一般指社区或街道(乡镇)委托社会组织或个人管理的慈善超市,例如上海善淘慈善超市。作为一家公益组织,善淘在上海经营着14家慈善超市,货物来自企业及社会人士的无偿捐赠。捐赠物资出售后回笼的资金,再专项用于各类困难群体的帮困救助。[4]
如上海陆家嘴街道慈善超市,超市服务人员基本都是社区志愿者,同时最大限度满足社区轻微残障人士的就业需求,慈善超市全部营收的10%将会捐助给公益基金会。
2. 社群互益、惠民公益、平台联益和网商返益四类慈善超市
苗青、张晓燕根据我国慈善超市以所销售的商品形态和商品交易形态为参照系, 将慈善超市划分为四大类,即社群互益、惠民公益、平台联益和网商返益(图一)。
慈善商店分类">
图一:我国慈善超市的四类划分
第一类为社群互益,其特点是以捐赠的二手商品为主,通过实体商店的形式服务于当地社区。社群互益慈善超市的运营和发展需要依托特定的社区和人群,依赖特定社区的联系和互助持续运营。这类慈善超市接受社区捐赠的二手商品,通过义卖将该等商品变现,用于支持当地社区的发展。当前比较典型的案例有北京众爱慈善商店、南京久爱之家慈善超市等。这类慈善超市对其所在社区有特定要求,需要其所在社区凝聚力较强,对二手物品捐赠、买卖的接受程度较高。
图二:社群互益慈善超市的经营模式
第二类为惠民公益,这类慈善超市的产品多为来自市场的一手商品,通过实体店销售来服务社区居民。这类慈善超市的服务目标和服务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希望带动和促进社会公众的慈善行为。以“海宁素食馆”为例,海宁素食馆采购、制作素食,聘请志愿者参与公益,所得营业额扣除成本后全部纳入海宁市慈善总会专户,用于公益项目支出。
图三:惠民公益慈善超市的经营模式
第三类为平台联益。与前两类慈善超市不同,平台联益类的慈善超市通过网络平台联结全国的慈善资源,促进二手商品的捐赠、销售以及善款的筹集。网络平台借助互联网灵活、高效、便捷等特点,在更大范围内回收二手商品并向公众触手,更好地整合、调动了社会资源,更高效的回收利用、募集善款。当前比较典型的案例有善淘网、邮善邮乐慈善超市等。
图四:平台联谊慈善超市的经营模式
第四类为网商返益类慈善超市。以电商的形式面向社会销售一手商品,获得收入以支持慈善事业。这类慈善超市的主要采购对象为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现代物流协助贫困地区向更广阔的社会公众销售,即为乡村创造了价值,也为城市人群提供了服务,所得收入捐赠给基金会。当前比较典型的案例有“e农计划”、宜农贷的宜农场项目等。
图五:网商返益类慈善超市的经营模式
与域外的慈善超市相比,我国的线上的慈善超市发展更为完善也更为迅速。[4]
域外慈善超市
1. 英国慈善超市
20世纪90年代,英国慈善超市经历了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转变,即不再仅仅出售二手物品,也出售一定比例的购入的新商品,以弥补优质捐赠物不足的问题, 并通过改善店面的形象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在同一时期,慈善组织开始雇佣职业的管理人员经营慈善超市,以谋求更高的营业业绩。此后,慈善超市向着商业化、专业化的趋势不断发展,甚至衍生出一些专门出售特定新商品的慈善超市,如英国皇家盲人协会 (Royal 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Blind) 专门出售满足有视力障碍的顾客需求的商品。[4]
2. 美国好意公司
好意公司 (Goodwill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是美国著名的慈善机构,也是全球规模较大的慈善超市之一,由卫理公会牧师、早期社会改革者瑞父·埃德加·赫尔姆斯于1902年在波士顿创立。好意公司运作采用“前店后厂”的形式,其主要业务是通过接收捐赠物资、处理捐赠物资和销售捐赠物资获得资金,并用获得的资金对失业的年轻人、退伍军人、残疾人和有犯罪前科者进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就业,提升他们及其他们家庭的生活质量,使其过上有尊严的生活。[17]
3. 韩国美丽商店
韩国慈善超市“美丽商店”除具备募捐、救助、志愿参与等功能外,还兼具社交功能特色。门店开设公平贸易咖啡馆,这些咖啡馆成为社区居民日常聚会、讨论社区事务的重要场所,起到社区融合的重要作用。[18]
关联法条
序号 | 法律法规 | 法律层级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失效日期 | 通过主体 | 规范“慈善超市”的主要内容 |
1 | 《关于在大中城市推广建立“慈善超市”的通知》 | 部门其他文件 | 2004年5月12日 | 2004年5月12日 | 现行有效 | 民政部 | 全文 |
2 | 《民政部关于加强和创新慈善超市建设的意见》 | 部门其他文件 | 2013年12月31日 | 2013年12月31日 | 现行有效 | 民政部 | 全文 |
3 | 《慈善超市设施和服务规范指引》 | 地方其他文件 | 2018年3月2日 | 2018年3月2日 | 现行有效 | 上海市民政局 | 全文 |
4 | 《关于进一步规范慈善超市登记工作的几点意见》 | 地方其他文件 | 2007年8月30日 | 2007年8月30日 | 现行有效 | 南京市民政局 |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