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贡献者
概要
民间非营利组织为筹集业务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为了获得捐赠资产而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入当期费用的借款费用、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等。
定义
筹资费用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筹集业务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为了获得捐赠资产而发生的费用,以及应当计入当期费用的借款费用、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等。为取得捐赠资产所支出的费用,通常包括举办募款活动费、准备、印刷及发放募款宣传资料费,以及其他与募款或争取捐赠资产有关的支出。
要点总结 Key Takeaways
- 民间非营利组织为筹集业务活动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称为筹资费用。
- 典型的筹资费用包括为筹集所需资金产生的利息、费用、汇兑损失等。
- 筹资费用在会计处理时以实际发生时的发生额计入当期费用。
- 自2024年《慈善法》修订后,慈善组织需在年度报告中单独披露募捐成本。
- 暂时未有关于筹资费用支出比例或标准的具体限制,但未来将由民政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制定专项标准。
筹资费用的类型
筹资费用通常是在筹资时一次全部支付的,在获得资本后的用资过程中不再发生。典型的费用类型包括:
1.为举办募款活动产生的活动费用及宣传费用:
例如举办线下募捐、慈善义演、拍卖、义卖等活动所产生的场地、物料、交通、人员、保险等支出;为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而支出的宣传、广告、线上推广、媒介发布、短视频及互联网传播等费用。
2. 为筹集所需资金而产生的借款利息:
为筹集项目资金而发生的利息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3. 为筹集资金发行债券而产生的债券利息及债券发行的相关费用:
若非营利组织依照法律发行社会影响力债券、慈善票据等融资工具,其发行相关费用可计入筹资费用。
4. 筹集资金过程中产生的汇兑损失等:
因接收外币捐赠或境外资金往来所发生的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
筹资费用的会计处理
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26年版)》第六十三条,筹资费用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按其发生额计入当期费用,不得延迟确认。
- 筹资费用在功能分类中与“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其他费用”并列。
- 若一项支出同时涉及多个功能类别(如既用于筹资又用于项目宣传),应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如受益比例法或分摊比例法)进行分配。
- 筹资费用期末结转至净资产表中非限定性净资产项目,作为减少项列示。
- 若筹资活动经捐赠方明确限定用途(如专项用于推广或筹资宣传),应单独设置“限定性筹资费用”科目。
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就筹资费用会计处理方式的区别
| 项目 | 营利法人 | 非营利法人 |
|---|---|---|
| 会计制度依据 | 《企业会计准则》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
| 费用确认基础 | 权责发生制 | 收付实现制 |
| 筹资费用定义 | 为筹集资本、借款、发行债券等发生的财务成本 | 为筹集捐赠、募集资金、借款所发生的全部成本 |
| 成本处理方式 | 资本化或费用化视情况而定 | 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
| 费用披露要求 | 报表中列示财务费用 | 报表附注或年度报告中列示筹资费用及募捐成本明细 |
筹资费用的支出标准和比例限制
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第六十二条,费用应当按照其功能分为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等。而慈善组织的业务活动成本,根据《关于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第四条被进一步细分为慈善活动支出和其他业务活动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对慈善组织年度支出的比例作出了限制,例如,第六十条规定慈善组织中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但暂时未有对筹资费用比例的具体限制。
随着《慈善法》的实施与信息公开要求强化,未来民政部、财政部将出台明确的比例指导区间与披露模板,确保筹资费用在透明、合理范围内列支
关联法条
| 序号 | 法律法规 | 法律层级 | 发布日期 | 实施日期 | 发文机关 |
|---|---|---|---|---|---|
| 1 | 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的通知 |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2016-10-11 | 2016-10-11 | 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2023年修正) | 法律 | 2024-09-05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
| 3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24年修订) | 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2024-12-20 | 2026-01-01 | 财政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