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 用性别视角参与可持续公益
2022年10月20日

通过对张俊的采访,我们看到一个专业公益人如何持之以恒的以其所学、所做致力于赋权妇女和儿童,消除边缘化妇女和儿童的困境,以及他们在公益历程中的思考和感悟。 


 

张俊的公益经历 

 

张俊自1985年从陕西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毕业后,被分配至陕西教育学院,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999年至2000年,他通过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开始深入参与教育扶贫公益工作。2001年左右,他接触到了刚刚进入陕西的公益组织“国际计划”,开始以志愿者身份兼职从事教育咨询的工作,之后开始担任顾问,而后又开始从事具体项目的管理工作。

张俊在从事农村发展及教育扶贫的工作时发现,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方法不能解决辍学等学校中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于是,2006年,他申请到福特奖学金,参加更严格的学术训练,去泰国的亚洲理工学院学习区域和农村发展规划。学习回来以后张俊回到学校继续从事教学工作,但教学内容有所改变,主要从事儿童社会工作,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2014年张俊进入妇源汇,开始参与妇源汇的管理工作。张俊明年即将从学校退休,他表示卸下教学重担后将成为一名全职公益人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公益之路的起点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是张俊公益之路的起点。该项目启动于1999年,由英国国际发展部捐赠1.5亿,投入到我国当时最贫困的地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四个少数民族县:东乡、和政、积石山、康乐,旨在通过支持4个县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和扶持甘肃省师范教育体系,项目共持续六年。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学校发展计划,学校发展计划要求所有的学校进行自我规划,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要让不同身份的人来讨论本地教育需求,比如社区、家长,然后在由财政拨款。另一个特点是参与式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项目执行。一开始张俊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学术层面做一些研究工作,参与的是学校管理模块、学校发展计划,同时他也首次接触到参与式的工作方法,就是所有利益相关群体一起来做学校发展规划,探讨如何改进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升孩子们的入学率等等。与以往在学校做书面研究不同,参与式的工作方法把所有的利益相关方放到一起,了解他们的需求,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张俊跟一个来自英国的性别专家小组一起工作,这些性别专家从性别分析的角度来分析辍学的原因。特别是如何理解女童辍学比男童多?这个项目给张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以社会性别的角度来看待教育问题的工作方式。通过这次合作,他理解了要解决孩子们的教育公平的问题要考虑到性别的因素。 

后来在担任国际计划教育顾问期间,张俊常常会下乡到山里去考察,经常看到山区、乡村孩子们艰苦的生存条件、简陋的教学环境,深感公平受教育的机会的城乡差距之大,“实际上这些孩子的贫困是一种机会的贫困,正因为山里的孩子没有机会,所以要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否则这些孩子跟他们的父母一样无法摆脱贫困。”张俊说到。自此他感受到了一种使命感,深深感觉在贫困地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把这些公益活动坚持做下去。同时他认识到,公益组织是用一种不同于政府的自下而上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所以他用更多的精力参与到了这种公益性社会实践中。

张俊参与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访谈当地儿童

 

男女平等之再审视——应用性别视角介入社会公平问题的解决   

 

自从在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接触和学习到了社会性别概念,张俊一直致力于带着社会性别视角去分析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时在“国际计划”工作的时候,张俊也体会到性别平等是做国际发展项目的一个原则。 

张俊前往印尼评估国际计划在当地的项目

关于如何理解以社会性别视角观察分析社会公平问题,张俊介绍到,以前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时候,一般用的是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理解社会不公平现象,即认为造成不平等的原因是私有制。但是私有制消灭后仍然存在性别间的不平等现象。于是就需要探索其他的分析方法,比如用社会性别的方法来分析不平等的原因。例如,要推动农村妇女的发展实际上还是关注那些弱势的人群,妇女是弱势里的弱势,所以现在所有的项目里,即使在弱势人群里还要分男女,分析他们的资源的配置,分析他们的权利关系,然后找到不平等的原因,然后再考虑去干预。 

关于妇女的发展,张俊进一步说到,过去我们强调男女平等,更多的从生理性别的角度来解释这种平等,但现在我们还会用社会性别这种分析的方法来看平等。例如,说要求妇女的平等,就是把妇女放在了一个弱势的地位,即承认她先天的不平等,然后来促进他的平等。另外,当说到性别平等的项目时,例如春蕾计划,母亲水窖工程等等,但是往往又助长了和强化了社会对性别的刻板印象。 

还有,从性别平等的角度来看,妇女的不平等实际上还有另外一半:有可能不平等,原因不是在妇女,而在男人身上,怎么去解决男人的这种性别敏感、性别不平等的意识和问题。还有一种角度,当我们说性别平等的时候,不平等不一定只是针对妇女,也可能是针对男性。例如菲力宾由于菲佣的收入较高,家中男童辍学率反而高于女童,所以当地社会性别工作者的项目重点反而就是预防男童辍学。再比如,甘肃回族地区很多男孩在初二左右的辍学率往往比女生高,因为不打算考高中和大学,就选择外出务工,这种情况就与小学阶段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继续有效的参与社会问题之解决——晏阳初带来的启示 

 

探索如何有效的参与社会问题之解决,张俊没有停止过学习和思考。

在“国际计划”做教育顾问的时候,张俊从“国际计划”菲律宾首席代表Sandy口中得知,国际发展界都在强调的、同时也对他大有启发的参与式工作方法和理论居然来源于中国人晏阳初。张俊说,他接触晏阳初还是在大学学习近代教育史的时候,知道他是做平民教育的,他认为中国的问题是“愚、贫、弱、私、散”。没想到他还在菲律宾开展过工作。现在在东南亚地区用的很多参与式的工作方法和工具都是晏阳初在菲律宾创建的平教学院设立的。

张俊宣讲国际计划的“儿童为中心”社区发展指南

那个时代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的探索者并不少见,有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有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还有毛泽东、共产党的农村包围城市土地革命战争解决土地的问题的方法,也就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的方法。晏阳初当时作为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在中国的贡献很多人都不知道了,有人到西方大学里也学了发展工作、发展学之类的,总觉得参与式工作方法理论是来自西方的,实际上真正的追究起来还是来自于我们“五四”运动前后存在的各种不同的社会解决方案内容之一,只不过晏阳初是出口又转内销的一个故事。但是,在诸多解决方案中最后仍然是共产党成功了,先解决了中国农村的“散”的问题,第二步是解决“愚”的问题,即扫盲,然后再解决“贫”的问题,再解决“强”的问题。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继续在中国解决社会问题,仍然要学习党的排序,那就是先解决“散”的问题,做项目时要更加关注党的领导,组织纪律性,否则很难真正改变和发展。即使是参与式工作方式也不是万能的,很可能存在缺乏可持续性等缺陷,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难题之破解——医生能治病了,病人的病就好了吗? 

 

尽管是从事教育学背景出身,又在亚洲理工学院接受过专业的社会学教育,还有多年从事公益项目的实践经验,关于如何有针对性的开展公益项目,准确对接各方资源,专业公益人张俊还是受到过严峻的挑战。他分享了一个给他深刻启发的小故事:张俊进入妇源汇工作后,当时福特基金会的项目官员何进老师要退休了,提出手上有5万美元想拿出来在陕西做公益项目,问他有什么建议?张俊的第一反应就是社会组织缺乏能力建设,要做公益组织的能力建设,于是立即写项目建议书用于开展培训,用上了所有学过的知识,做了大量的调研,也做了社会组织能力的分析,连社会组织评级的指标都整合进去了。项目建议书写好交到福特基金会,但是何老师一句话就否定了这个项目,让张俊感到无助极了:“医生能治病了,病人的病就好了吗?” 

所以他后来顺着这句话开始去找病人——回头继续做宁夏地区辍学这个课题,通过深入分析辍学原因,让社会组织针对具体类型的辍学原因寻找解决方案和通过焦点治疗放大孩子的亮点,吸引带领他们回归学校。这就是理顺了逻辑,先找对了病人——就是把孩子们找到——就是所服务的群体,把病人得了什么病分析清楚,再说医生需要哪些技能,然后再说资源应该怎么配置。于是这个5万美元的项目2011年就完成了,顺利得到资金的支持,后来又找到了东亚银行、瑞士银行基金会,获得的支持越来越多。现在跟乡村发展基金会合作,仍然在做这个项目。 

 

想大事做小事——如何在当下做公益 

 

很多朋友特别是年轻朋友也很关心在当下如何参与公益事业。关于如何在当下做公益,张俊说到,正如前面谈到的,“愚、贫、弱、私、散”这五个社会问题里头,中国共产党先解决的是“散”的问题,说明了党的强大的组织力还有纪律性。所以当你在做公益项目的时候,你在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时候,应该保持与党一致的视线。 

还有一点务必注意的是,当下做公益事业必然涉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项目的合作,而即使表达的是同一件事情,东西方两套话语体系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西方学术话语的体系跟我们国家党和政府的话语体系是不一样的,上位的法律和制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的翻译。这种情况下要学会发生“化学反应”,即两种话语体系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也就是在中国的实践上又生成了一个新的做法,具体如何反应,我们都在探索。 

张俊在陕西妇源汇工作,介绍陕西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基地建设

对打算从事公益领域的年轻人,张俊老师想分享的是来自福特基金会何进老师的六个字“想大事,做小事”,还有一个就是有理想,有热心,再有一个就是要开心做公益。他认为,做公益一定是有理想的人,至少要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当你遇到社会问题或找到一个解决方案的时候会立即热情兴奋,再寻找一些支持资金实现你的理想,就会十分有成就感。但有理想的同时要又能做小事,这是公益人应该走的方向。

 

照片均由张俊老师提供,为保护他人肖像已做特殊处理

访谈人:林文漪 陈茜

撰稿人:陈茜 孙艳 

 

2
0
张俊
张俊现在担任陕西妇源汇会性别发展中心(简称“妇源汇“)主任和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老师,是从事社会性别发展领域和妇女发展领域 22 年的公益人,在妇女服务、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儿童保护与发展及西部公益组织的促进等领域有丰富经验。
下载访谈逐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