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组织合规词条包
社会组织合规工作中的重要词条合集

益两官方
3
2
词条·8
法规·0
公益目的
公益目的是指通过救助、扶助有困难的社会群体,或者关注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疗卫生、环保等其他相关社会公益事业等。

益两官方:
判断公益目的,一般基于目的是否落入社会公益事业范围,是否为公益性,受益人是否为不特定等因素综合判定
业务范围
社会组织的业务范围系指社会组织登记证书所载其可以开展的与社会组织的宗旨相一致的非营利性活动的领域。根据社会组织的宗旨不同可能涉及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教科文卫体活动开展、救灾、环保等活动。

益两官方:
常见的超业务范围活动有:向第三方提供与自身公益活动无关的借款、设立超业务范围的分支机构、从事营利性活动等。社会组织若无法确定所开展的业务活动是否超越业务范围的,应当咨询登记管理机关和(或)业务主管单位,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行开展活动。
理事会
作为非营利法人均具有的组织机构,理事会是事业单位法人、捐助法人的决策机构,社会团体法人的执行机构。理事会的职能通常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

益两官方:
理事会是社会组织的大脑和社会公共财产的代管人,不得从社会组织分得利润,对于社会组织清算后的剩余财产亦无权主张,这与公司股东有本质上的不同。
关联方
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来说,关联方的定义是出现在财政部印发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民非制度解释》”)。依据《民非制度解释》,关联方是指与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控制或共同控制关系,或对非营利组织有重大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发起人、主要捐赠人、管理人员及被投资方。
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项下对于关联方未有定义,但规定,慈善组织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慈善组织、受益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在《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中,将关联方定义为发起人、主要捐赠人、管理人员、被投资方以及与慈善组织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关系的个人或者组织。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范围包含所有的慈善组织,且大于慈善组织,包括了所有未认定为慈善组织的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

益两官方:
关联方的存在和关联交易的发生并不当然是违法的。有时,合法的关联交易可能降低沟通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高质的产品或服务。在公益领域,法律禁止的是利用关联交易与关联方之间形成利益输送,从而损害公共利益。
关联交易
依据《民非制度解释》,关联方交易是指,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有控制或共同控制关系,或对民间非营利组织有重大影响的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的资金、资源、劳务、服务等往来行为,无论收费与否。

益两官方:
合法的关联交易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包括相关的财务披露、信息公开、关联方决策回避、关联交易制度管理规范等,确保相关的交易发生是最有利于公益价值实现的方案。
保值增值
保值增值是指社会组织利用自有财产进行对外投资,以实现社会资产保值增值的行为。社会组织在对外保值增值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可以投资的财产进行投资,并遵守投资范围并不投资负面清单,并注重投后管理。

益两官方:
在社会组织只能用非限定性资产和暂时不用拨付的限定性资产进行保值增值,同时政府资助的资金和捐赠协议约定不得用于投资的财产不得用于保值增值。
专项基金
专项基金指的是在基金会、具有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社会团体内设立的专门资助某一特定公益事业的专用资金。

益两官方:
专项基金的设立成本较低,不需要经过如设立基金会一样的行政审批流程,同时其运作机制较其他慈善工具更为灵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捐赠协议
指捐赠人与受赠人就捐赠财产的种类、质量、数量和用途等内容自愿订立的协议。

益两官方:
社会组织接受捐赠并不一定要签订捐赠协议,但签订捐赠协议对于保障双方权益有重要作用。若捐赠人要求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则应当签订书面捐赠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