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城市
加入包裹

词条贡献者

益两官方

概要

可持续城市是在满足当前和未来居民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有效管理资源的城市模式。


定义

可持续城市是在满足当前和未来居民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有效管理资源的城市模式。[1]通过高效的资源利用、清洁能源应用和强化社区参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这样的城市提供健康、宜居和具有互联互通的发展机会,为未来世代创造可持续的生活环境。


要点总结 Key Takeaways

1、可持续城市是在满足当前和未来居民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有效管理资源的城市模式。

2、可持续城市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运动。

3、可持续城市是指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的城市发展模式。中国在可持续城市方面采取了低碳交通、绿色建筑、城市园林和生态保护、废物管理和社区参与。等一系列重要的实践和措施,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概念形成过程/发展历史

可持续城市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运动。可持续城市是基于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构建未来理想城市的当代范式被提出的。[2]

以下是有关可持续城市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1. 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联合国于斯德哥尔摩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环境会议,此次会议提出了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由联合国成立的“世界委员会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我们的共同未来》(通常称为布伦特兰报告),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3]
  3. 1992年里约地球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地球峰会”(正式名称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讨论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议程,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和《里约宣言》。
  4. 1991年联合国人居委员会(现联合国人居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启动了联合国可持续城市项目(UN Sustainable Cities Programme,SCP),这一项目旨在在城市层面推动地方合作者共同参与以增强其环境规划和管理的能力,并将平衡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城市环境约束力作为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的焦点。[4]
  5. 1996年第二届联合国人类住区大会(HABITAT II)正式提出“可持续城市”的官方概念: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维度均实现可持续,对资源的使用维持在可持续水平,具有较高抵御风险能力的城市。[5]
  6. 2016年第三届联合国人类住区大会(HABITAT III)重振了全球对可持续城市化的承诺,并集中关注《新城市议程》的实施。[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城市理论和实践在全球、区域、国家、地方等多个层面实现了蓬勃发展。许多国家和城市开始采取措施,包括制定政策、建立绿色基础设施、提倡可再生能源使用、推广低碳交通等,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理论研究领域

可持续城市适用的具体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可持续城市需要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旨在将资源的使用和废弃物的生成最小化,并通过资源的再利用和回收实现循环利用。城市可以建立废物分类和回收系统,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同时,城市还可以促进废物资源化利用,将废物转化为能源或原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可持续城市建设需要注重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包括城市公园、社区花园、湿地保护区等,具有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功能。通过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和生态廊道的建设,可持续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减少污染和自然灾害的风险。

可持续城市建设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对于可持续城市的建设至关重要。政府可以通过推广环保教育活动、组织公众参与项目和提供奖励措施来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

可持续城市还需要致力于改善城市的交通系统,鼓励可持续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行、公共交通和电动交通工具,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此外,学者们将城市形态要素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尝试探索可持续城市形态的最优模式。国外研究表明,实现可持续城市形态不应局限于一种模式选择,关键在于不同模式对居民出行行为、资源效率、生态保护、社会公平、可达性、经济可行性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理想的模式应能促使这些影响发挥最有利的作用。[7]

除上述领域外,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也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对于实现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可持续城市注重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它们致力于保护城市内的绿地和自然景观,包括公园、植物园和保护区,以及保留城市周边的自然栖息地和生态廊道。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提供适宜的栖息地,维护物种的繁衍和迁移,以及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其次,可持续城市努力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它们鼓励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城市扩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重点在于保护和恢复关键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湿地、河流和森林,这些服务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再次,可持续城市采用绿色基础设施来改善生态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包括植被覆盖的屋顶、雨水收集系统、生态通道和城市农场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还为各种生物提供生存和繁殖的机会,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此外,可持续城市鼓励使用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和农业实践。它们支持有机农业、城市农业和社区园艺等可持续的农业模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质量,提供健康的食物来源,并提供栖息地和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最后,可持续城市鼓励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活动。这包括开展环境教育、推动公众参与的保护计划,以及设立并支持相关的研究和监测机构。通过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提高公众参与度,可持续城市能够增强社会共识,共同努力保护和维护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总之,可持续城市从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角度来看,注重保护现有的生态系统、改善土地利用方式、采用绿色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农业实践,并鼓励公众参与和意识提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为未来建设更加健康、多样和繁荣的城市环境作出贡献。


各国实践

以下是一些国家在可持续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

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但也在可持续建设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中国推出了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包括风能和太阳能,以减少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赖。此外,中国重视城市可持续发展,鼓励建设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推动公共交通和清洁能源的使用[8]。自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下称《建设方案》)以来,国务院分三批批准了太原市、桂林市、深圳市、郴州市、临沧市、承德市、鄂尔多斯市、徐州市、湖州市、枣庄市、海南藏族自治州等11个地区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9]

欧盟:1990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洲城市环境绿皮书》,这份文件的发布象征着欧盟在决策层和学术界拉开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的序幕。1994年起每2到4年召开一次的欧洲可持续城市大会(ESCTC),提出了具体的可持续城市建设指导意见。1998年欧盟制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政策和行动计划。2007年欧洲27国部长签署了《莱比锡宪章》,共同推动欧洲城市可持续的住房、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制定了《欧洲2020战略》,推动欧洲智能、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并指出城市在《欧洲2020战略》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0]

美国:美国由美国住宅与都市发展部(HUD)、环境保护署(EPA)等共同发起的可持续社区伙伴联盟从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了27个可持续城市发展目标,包括提高城市复原力(韧性/抗逆性)、提高交通运输效能、保护城市文化和历史遗产、增强公民参与等。[11]

德国:德国以其在可持续建设领域的先进实践而受到国际关注。例如,德国在能源转型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力和太阳能技术。德国的城市规划和交通系统也通过提供自行车道、轨道交通网络和公共交通优先政策来促进环境友好的出行模式[12]

瑞典:瑞典以其在可持续城市和能源方面的实践而闻名,旨在实现零排放目标。斯德哥尔摩市是瑞典的一个典型案例,其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通过推广可再生能源、改善公共交通和减少废物产生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13]

巴西:巴西在可持续城市建设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例如,巴西的城市库里蒂巴通过改善城市规划、提供公共交通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实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以上国家的可持续建设实践是基于联合国的报告和研究收集的,如有需要,建议参考联合国相关材料以获取更详细和最新的信息。


可持续城市在中国的效力和适用

可持续城市是指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的城市发展模式。中国在可持续城市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实践和措施,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4]

低碳交通:中国的城市积极推动可持续交通,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工具。中国在城市中建设了轨道交通系统,扩展了地铁和有轨电车网络,并投资于自行车道和步行街等基础设施,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交通能力。

绿色建筑:中国致力于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技术。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鼓励使用环保材料、节能设备和建筑节能设计。此外,中国还鼓励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城市园林和生态保护:中国注重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通过建设城市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绿色空间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中国也努力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减少污染排放,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废物管理:中国加强了废物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废物分类处理设施和推广垃圾分类制度,实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同时,中国还鼓励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废物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

社区参与:中国倡导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共享,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协作,中国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得到更好的实施和推动。

综上,中国在可持续城市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中国的“深圳国际低碳城”。深圳是中国的一座现代化城市,以其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而闻名。深圳国际低碳城是一个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旨在打造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和低碳环境。这个项目采取了许多创新的措施,旨在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改善城市环境。

首先,深圳在城市规划阶段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关键考虑因素。采用了先进的规划和设计方法,将城市绿地和自然保护区纳入城市布局,并鼓励可持续建筑设计。同时,大力推广公共交通系统和自行车道网络,以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

深圳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该城市积极推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并鼓励居民和企业采用清洁能源技术。深圳还推出了多项激励计划,鼓励能源节约和环保措施的实施。

此外,深圳还注重资源回收和废物管理。在城市范围内建设了先进的废物处理设施,提倡垃圾分类,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减少了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更为重要的是,深圳国际低碳城在加强居民和企业的参与方面做出了努力。通过开展社区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热情。同时,政府与企业合作,提供支持和奖励,鼓励企业采取可持续经营策略。

此外,中国与其他国家也就可持续城市建立了国际合作。例如中国于2008年1月18日和英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可持续城市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启动中英可持续发展对话,将可持续城市发展列入主题,以便增进两国在可持续城市规划、设计和能效方面的相互理解和合作。2020年11月12日,《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生效,中国和东盟将依托东盟现有行业平台以及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和东盟可持续城市化战略等倡议,促进各利益相关方沟通交流合作,推动智慧城市项目实施。

然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和改进的过程,中国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影响、资源紧缺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国际合作,中国将继续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城市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可持续城市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国家标准和评估工具:目前中国只有《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 51255-2017),尚没有针对整个城市范围的国家标准,这对引导中国城市决策者,制定发展符合中国城市现实情况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造成障碍。[15]

城市扩张与土地利用:城市扩张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系统破坏,对可持续城市建设构成挑战。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需要综合考虑生态保护、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16]

交通拥堵和碳排放:城市交通是导致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解决交通拥堵和减少碳排放是可持续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推广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骑行、改善道路规划和管理,以及推动电动车辆等低碳交通工具的使用,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17]

资源管理和废物处理:城市面临着水资源管理、能源利用和废物处理等方面的挑战。确保可持续的水资源供应和有效的废物回收和处理系统,以及推广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改进措施,是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18]

社会包容和不平等:可持续城市建设需要促进社会包容和减少不平等。然而,城市中存在的经济差距、住房问题、社会服务不平等等因素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不公平。因此,建立社会平等和包容性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19]

理论争议:在可持续城市建设中,一些理论上的争议也引发了讨论。例如,一些人认为城市密度增加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低密度城市更具可持续性。此外,可持续城市建设还涉及到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问题[20]

一方面,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城市建设的先决条件,经济增长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21]。这种观点认为,通过经济发展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管理能力。经济发展还有助于推动环境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进一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矛盾,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可能会对环境造成长期的破坏[22]。这种观点强调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不可替代性,认为环境的保护应该置于经济发展之上。他们主张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实现二者的平衡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综上,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涉及到一系列理论争议。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以相互促进,但需要寻求合理的平衡点。政府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而社会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

八、国际组织在从事可持续城市项目领域以及代表性项目

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简称WRI):WRI是一家非营利环境研究和政策机构,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WRI在可持续城市领域开展了多个项目,其中包括气候智慧城市(Climate Smart Cities)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政策咨询和知识共享等服务。

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简称BSI)可持续城市项目:BSI致力于推动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城市标准和认证。其可持续城市项目旨在为城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和指南,帮助城市建设者和规划者在城市规划、绿色建筑、交通规划和废物管理等方面采取可持续的行动。

这些国际组织的项目和平台为城市开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指导和经验交流的机会。它们的工作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和城市之间的合作,并推动可持续城市的实践和创新。

除了国际组织外,中国发展门户网(China Development Gateway)也在可持续城市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为中国政府主导的平台,中国发展门户网提供了关于中国发展事务的综合信息和资源。网站上涵盖了许多与可持续城市相关的内容,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城市交通等。用户可以在该网站上获取有关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政策文件、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等信息。


关联法条

序号法律法规法律层级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失效日期通过主体规范双碳目标的主要内容
1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行政法规2013.11.122013.11.12/国务院推动城市能源计量示范建设,推广应用低碳技术,鼓励使用低碳产品,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鼓励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鼓励构建跨行业、跨企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促进原材料、能量梯级利用和高效产出。
2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行政法规2016.12.032016.12.03/国务院在“十三五”期间,创建10个左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科技创新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不断增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明显提升,形成若干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的现实样板和典型模式
3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政党及组织文件2021.9.222021.9.22/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4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行政法规2021.10.242021.10.24/国务院实施城市节能降碳工程,开展建筑、交通、照明、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进先进绿色建筑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城市综合能效提升。

 

参考资料
[1] 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 2016》报告。
[2] 运迎霞、胡俊辉、任利剑,《可持续城市研究的再认识——基于国内外文献的回眸》,载于《南方建筑》,2021年第3期,第98页。
[3] 王谋、刘君言,《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概念和要素探讨》,载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06期,第64页。
[4] 参见UN-Habitat, UNEP. Sustainable Cities Programme 1990-2000: A decade of United Nations Support to Broad-based Participatory Manage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R]. Nairobi: UN-Habitat, 2001.
[5] 王谋、刘君言,《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概念和要素探讨》,载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06期,第66页。
[6] 参见Wolfgang Amann & Sandra Jurasszovich, "Habitat III —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New Urban Agenda"; Housing Finance International, Spring 2017 , 2023年9月11日访问。
[7] 参见UN-Habitat, UNEP. Sustainable Cities Programme 1990-2000: Institutionalizing th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EPM) Process [R]. Nairobi: UN CHS Habitat, UNEP, 1999.
[8] United Nations. (2018).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9] 胡俊辉、任利剑、运迎霞,《健康城市视角下国外可持续城市形态研究述评》,载于《国际城市规划》,2021年第1期,第61-62页。
[10] United Nations. (2020). Pathways to an Enabling Environment for Renewable Energy Investment: A Guide for Policymakers in China.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11] World Bank. (2020). Sustainable Cities for Shared Prosperity: Action Plan for Africa. World Bank Group.
[12] 《大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2023年9月11日访问。
[13] 王谋、刘君言,《生态文明背景下可持续城市概念和要素探讨》,载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06期,第65页。
[14] United Nations. (2019). Best Practices and Lessons Learned for Sustainable Urb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15] 朱丽,《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应对构想》,载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年2月下,第77页。
[16] 《可持续发展蓝皮书: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2021)》。
[17] United Nations. (2018).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18 Revision.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
[18] Newman, P., & Kenworthy, J. (2015). The end of automobile dependence: How cities are moving beyond car-based planning. Island Press.
[19] Pacione, M. (Ed.). (2005). Urban geography: A global perspective. Routledge.
[20] Ng, M., & Hills, P. J. (2016). Sustainability and the urban built environmen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81, 1-7.
[21] Beatley, T. (2012). Green urbanism: learning from European cities. Island Press.
[22] Anguelovski, I., Connolly, J. J., Masip, L., Pearsall, H., & Sheppard, S. R. J. (2020). Assessing urban sustainability in a global context: Historical resistance and opportunities for transformation. Sustainability Science, 16, 495-507.
目录
概要
定义
要点总结 Key Takeaways
概念形成过程/发展历史
理论研究领域
各国实践
可持续城市在中国的效力和适用
可持续城市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关联法条